第(2/3)页 “晚辈不知!” “因为你的道太过排外了。” 右手端着酒杯,陈长生悠哉说道:“儒释道三家虽各有所长,但不管是哪一家,都包罗万象。” “从心的佛法烙印虽然过于难缠,但还不至于让你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” “如果你能彻底领悟儒家先贤的精髓,那从心的佛法烙印,将不会成为你的阻碍。” 闻言,成功烘干一根木头的许千逐开口问道。 “前辈,在下自小拜入山河书院门下。” “不敢说通晓古今,但也算是博览群书。” “以儒道化解从心佛法烙印的方法我尝试过,不过似乎收效甚微。” “没有效果,不是你的方法错了,而是你的火候还不到位。” “佛门讲究戒律,道家有心魔之说,儒家亦有问心关卡。” “问心这一关没过,你自然化解不了从心的佛法烙印。” “问心?” 面对这个词,许千逐眼中闪过了一丝疑惑。 “没错,就是问心。” “当年书生在我身边当书童的时候,我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。” “我的书生一直认为,问心这一关,是儒道修士必不可少的过程。” “但是我们两个在如何体现问心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歧。” “书生认为,这个事情不应该告诉下面的人,一旦告诉他们知道有这个关卡,反而会成为他们的执念。” “而我则认为,问心这一关,必须明文规定,这样才能方便后来修士有明确的目标。” “针对这个观点,我们讨论了很久,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,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。” “为什......” “嗯?” 听到关键之处,千逐下意识的停顿了手中的动作。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,陈长生的声音就提高了几个音调。 而许千逐也只好收敛心神继续烘烤木材。 “原因很简单,书生想要让天下修士不入魔道,所以他选择隐瞒这个消息。” “因为一旦问心关卡明文规定,天下的儒道修士必定会有人无法通过。” “过不了问心这一关,他们就很容易被贴上‘潜在坏人’的标签。” “人与人之间的成见,也会把他们一点一点逼向极端。” “但如果不把这个事情说出来,那儒道修士就不会有这个压力。” 第(2/3)页